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7|回复: 0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所有教授的简历与研究方向的最新介绍!(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0 17: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玉文 于 2011-9-20 17:25 编辑

张乐天                  
     
    男,1952年生,江西彭泽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国际农村教育比较研究。  
    曾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科研课题3项,主持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教育法规导读》二书(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撰写《蔡元培传》一书(两人合著,本人为第一作者);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南京师大学报》《高师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另外,还主编其他教育著作两部。
    曾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获教育部世行贷款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一次,获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两次。
 
张舒予  
    女,回族,1955年出生。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长期耕耘于教育技术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主持国家哲学社科项目《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研究与多媒体》(1998)、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宏观机制的建构与完善》(2002)、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滚动重点《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本土研究》(2003),05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子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基于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当代大学生视觉文化素质培养研究》和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创新研究》等多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视觉文化概论》(2003)、《现代教育技术学》(2003)、《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2004)和《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1991)等6部。在《比较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发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信息文化概念辨析与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等论文60余篇。获得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徐悲鸿首届教育基金奖等。1995年至2002年间三次赴英国访学,实地考察英国学校和社区信息文化与教育状况,在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故乡进行“田野工作”。制作的勃朗特专题多媒体软件被英国勃朗特博物馆收藏,数次获国家与省级多媒体奖。访问法、德、意、奥、荷等欧洲大陆国家,体验欧诌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公益文化资源建设,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精心设计开发新型视觉文化课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以培养视觉素养和文化自觉意识为目标,并自2001年起面向教育技术、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和摄影等专业研究生开讲。2004年组建视觉文化研究所,开发视觉文化教学与科研主题网站(网址http://www.fromeyes.cn)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2005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视觉文化公选课。
 张新平  
张新平,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湖南沅江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教育管理研究》与《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原理硕士研究生班;1987年至1995年,在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的教研工作;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组织与管理理论专题研究;2000年至今,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其中,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从事访学研究。现开设《教育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及《西方管理与教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等课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25 15:21 , Processed in 1.0937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