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1|回复: 2

哪些食品更容易造假(1)蜂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0 15: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蒋杨 于 2017-6-6 22:07 编辑

判断一种东西容不容易造假,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造假成本(包括造假难度);另一个则是鉴别难度。从这两个因素来看,蜂蜜的造假史堪称食品界的“经典”,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造假者只会在蜂蜜中添加蔗糖,想法也简单:不都是甜的东西嘛,我把白糖熬好了加到蜂蜜中,谁能看得出来?可消费者并不是傻瓜,加入蔗糖的蜂蜜不仅香气变淡了,而且颜色也变了,很容易就被察觉。连普通消费者都能轻易辨认出来的假蜂蜜,更不用说用实验室的检测手段了。根据GB14963-2011的规定,蜂蜜的蔗糖含量不高于10%,部分蜂蜜不高于5%,通过色谱方法测出蜂蜜中的蔗糖含量就可轻易识别掺入蔗糖的假蜂蜜。
受到挫败的造假者这次长了记性,坚决不往蜂蜜里加蔗糖了。而且也学会看国标了,知道蜂蜜主要组成原来不是蔗糖,而是葡萄糖和果糖。于是,歪主意又来了:蜂蜜主要成分不是葡萄糖和果糖吗?那我加果葡糖浆总该行了吧?香味不够重?那我再加点香精,这下不会被发现了吧?还真别说,这次改进的掺假蜂蜜居然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有些甚至能达到欧盟的出口标准,给我们的检测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在经过大量实验后,检验者们终于开发出一种碳同位素比值法来区分假蜜。所谓碳同位素比值,是指某种物质中两种碳同位素碳十二和碳十三的比值。一般来说,蜂蜜中糖和蛋白质的碳同位素比值是一致的。另外,大多数蜜源植物属于C3植物,而玉米、甘蔗等用来掺假的作物则是C4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的碳同位素比值是不一样的。当造假者把来源于C4植物的果葡糖浆(玉米淀粉转化而成)掺入来源于C3植物的蜂蜜中,必然使蜂蜜中糖的碳同位素比值与蛋白质中的碳同位素比值变得不一样,以此来判断真假蜂蜜。
再次被揭穿后,黑商家恼羞成怒:你不是能检测C4吗?我不加C4糖了,我改加C3糖,看你怎么检?于是,大米、甜菜做成的果葡糖浆被加进了蜂蜜中,再次让检验者困惑不已。为了应对造假者掺入大米等C3植物的糖浆,液相分离-同位素质谱法应运而生。该方法是前种方法的改进,原理是:蜂蜜含有的蛋白质、葡萄糖、果糖、二糖的碳同位素比值相一致,即使加入了C3植物源的糖浆,势必会使某些组分的碳同位素比值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其中不同组分的碳同位素比值的差值,以此来判定蜂蜜是否造假。但是,此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如果检测的是多花种蜂蜜,那么很容易检出假阳性。
除了上述几种检测方法外,目前用于蜂蜜掺假检验的还有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指纹图谱法等等,我们的科学家们真的是为了打击蜂蜜造假都操碎了心呐。可是,即使有那么多的鉴别手段,却不可能为了某批次蜂蜜让所有方法都检测一遍,花费大量人力不说,光是检测成本就已经够受的了。
并且,上述检测方法重点针对的只不过是蜂蜜掺糖这一种不高明的手段,那些以次充好、用低价蜂蜜充当高档蜂蜜的造假方法,就更难鉴别了。正因如此,小编对蜂蜜这一类产品总是持有怀疑态度。如果大家想要买到靠谱的蜂蜜,就必须货比三家,找信得过的商家购买,尽量降低买到假蜜的概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5-10 2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蜜刚刚喝完一瓶。。。现在主要看牌子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2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乔静仪 发表于 2017-5-10 21:20
蜂蜜刚刚喝完一瓶。。。现在主要看牌子

对的对的,还是选知道的比较放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8 17:35 , Processed in 1.0793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